新葡萄(8883·AMG)官方网站|中国·首发

Service and Communication

关注肠道健康,呵护好人体的“母亲河”——访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教授李景南

人们往往认为肠道只是负责消化吸收的器官,其实它还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发挥着阻挡有害菌的“保卫”功能。人体70%的免疫功能来源于肠道;肠道也是最大的“加油站”,90%的营养需要肠道吸收,同时也是最大的“排污厂”,体内80%的毒素靠肠道排出。因此肠道健康直接影响机体的免疫、代谢、吸收等重要功能,保护肠道就是呵护健康。针对保护肠道健康这一大众关心的话题,4月25日上午,笔者采访了应邀到宁波参加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新葡萄8883官方网站支持的蒲公英计划・肠健康标准化诊治项目”启动会的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李景南教授。

中国医师协会蒲公英计划・肠健康标准化诊治项目”启动会现场

 一、肠道健康非小事,应高度重

李景南教授现任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还担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副会长等众多社会职务。李景南教授说:肠道疾病很多,包括腹泻、便秘等常见的病变,还有大家很关注的结肠癌,这都是肠道病变。肠道疾病对人体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消化道、消化系统对维持人的营养状况,吸收营养物质都有重要作用。肠道的病变过去我们关注的不是特别多,其实心脑血管疾病,包括代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肥胖,这些疾病都和肠道密切相关。由于当下饮食结构改变,导致了我们肠道的微生态的改变,也就是肠道菌群的问题,菌群失衡以后,会引起我们消化道的病变,好比说我们最常见的吃坏肚子,其实是把有害的东西吃进去,出现肠炎腹泻的问题。比方说饮食偏肉类,吃蔬菜少产生便秘,这其实也和菌群有关系。现在我们发现肠道整个的菌群的改变,不仅和我们的肠道有关系,也和我们的糖尿病、肥胖,免疫,包括一些肿瘤的发生,都有重要的关联作用,这也印证了中医病从口入的理论。其实病从口入是因为吃了不合适的东西,肠道整个菌群的改变就会引起全身的疾病。

西方的”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过,肠道是疾病之源。肠道的改变引发疾病在千年之前并不知道什么原因,现在我们知道是肠道菌群的改变。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它和整个疾病都有关系,这从机制上是对古代学说的一个验证。

如今,我们对肠道微生态肠道菌群的研究越来越热,跨界了很多的领域。现在人们肠道的病变越来越多,过去中国人胃炎、胃癌、胃溃疡多发,但我们发现肠道里头包括肠道的肿瘤结肠癌也居高不下,浙江、上海结肠癌的发病率占比遥遥领先,在发达地区现在结直肠肿瘤的发生率也是逐渐升高,在部分地区已经超过了胃癌。
我们的肠道病变明显增加,另外一方面,肠道溃疡,结肠的炎症性肠病,也是一个关注比较弱的领域。过去我们认为是少见病,对它不够重视,现在发现它的发病率非常高,再加上过去的一些常见疾病,包括腹泻、便秘,肠道病变现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们关注肠道健康,其实就是关注我们整个人体的一个健康的状态,它不仅仅是肠道的问题,还对全身的各个器官各个系统疾病的调节、防控都有重要作用,所以说“肠道是人体的母亲河”。

北京协和医院李景南教授主题演讲

二、医疗资源下沉势在必行

针对医疗资源不均衡,如何提升基层医院诊疗水平的问题,李景南教授认为,肠道疾病包括消化系统一些常见的疾病,这些疾病并不是疑难杂症,也不像肿瘤必须到高尖端的医院来看。很多人都会出现胃肠道的病变,应该让医疗资源下沉。现在这些疾病任何一个医院或任何一个层次的医生都会碰到,但是我们如何规范的诊疗,这需要提高。腹泻、便秘非常常见,不一定非要到三甲医院,可能在社区,乡镇卫生院都会碰到,这些疾病诊断和治疗也没有太多的高精尖的技术。我们现在有很多指南,诊疗这种疾病是很容易提升的,就是给广大的基层医生一个交流学习的机会,对他们培训指导,他们就会对这些疾病有一个正规的认识和治疗方法。医疗资源下沉,其实就应该从消化道疾病,尤其是肠道疾病开始入手。对于肿瘤、心血管疾病,它需要一些技术、设备,包括很多检查等等,可能在基层卫生院或者县级医院不可能做到,但是我们消化道的疾病完全可以在社区甚至乡镇卫生院来解决,所以现在国家卫健委对于基层医生的培训非常重视,这也是中国医师协会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按照国家十四五的规划提升基层医院诊疗水平,这非常重要。包括蒲公英计划・肠健康标准化诊治项目也是基于这一点,它都是让我们的医疗资源下沉,帮助基层医生来解决他们在诊断和治疗中的一些规范问题。

三、赋能基层医生诊疗水平,有利于2030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2019年,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社包括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发布制定了各个系统的针对基层医生的诊疗指南。对医生来说诊疗指南非常多,很多都是我们针对一个病,再结合国内外的最新医学进展,指南主要给专科医生使用。比如说我们消化科的指南有很多,刚才我说的炎症性肠病的指南,就是针对消化科专门看炎症性肠病的医生来看的,都非常有针对性,这对于提升专科医生水平很有帮助。
但是这些指南对基层医生来说就不太适合,所以国家卫健委包括中华全科医学杂志,也就针对这个背景,做了针对基层医生的诊疗指南,包括呼吸、心内科也包括胃肠消化,我们选取了10个常见的症状或者是疾病,如腹泻、便秘、腹痛,包括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等,然后编写了基层的指南,现在已经全部完成,这个指南我觉得编写得非常有意义。
当时我们第一次编写指南,不仅有消化科医生和全科医生,编写组里还有社区医生,这样我们能充分的了解和知道他们需要什么,从他们的角度编写一个很好的指南,这个指南能让他们更好的利用,不能我们做完了对他们没有帮助。这个针对基层医生的诊疗指南如果和专业学会做的一样,那就没有意思了,所以让他们来参与。在这个指南里头,基层医生如何判断这些症状,如何来规范的诊断,如何规范的治疗,而这些治疗都是他们能做到的,没有高大上。
既便是社区医生看了指南,都可以根据这个指南来进行诊疗活动。我们还专门有一栏,就是说基层医生遇到什么情况,要让病人转诊到上级医院,其实转诊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每个疾病从它开始发作,都有进展过程,有一些大病,一开始的表现可能比较轻,指南针对这种情况,告诉他们遇到哪种情况,你可能要让病患者转到上级医院,这也充分呼应国家三级诊疗制度,这个指南非常有意义。
我们国家医疗资源还有待均衡,每个医生、每家医疗机构的水平不一样,如何造福大众百姓,如何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就是一定要发挥基层医生的作用,让他们的水平至少在现有条件下有一个规范的诊疗,所以我们对基层医生的技能提升,包括在中国医师协会推动下的蒲公英计划・肠健康标准化诊治项目,非常适合国情,利国利民,也有利于我们2030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