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可能让你常常感到情绪低落、参与活动减少、对外界事物的兴趣减,更严重者会感觉自己像是活在黑白电影中一样无趣煎熬,你可能正在被焦虑情绪“折磨”,不及时调整将演变成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究竟有多少?
世界卫生组织官网中查询得到,全球的抑郁症患者超过3.5亿人次,而在2019年我国也首次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显示我国有超过9500万的抑郁症患者。其中,女性占比65%,同时患病患者分布在各个年龄段,且呈低龄化趋势。
抑郁症仅仅是一种精神疾病吗?
大部分人都认为:情绪变化仅仅是脑部活动的影响,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抑郁症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引发的,像是:饮食、药物、环境、遗传等,而不是简单的精神疾病。也因为这样的发现,使得部分科学家们跳脱出固有的研究方向,开始研究肠道微生物对情绪的影响。其中,有一种大脑发挥正常功能必须的神经递质——血清素,它在调节情绪、睡眠、食欲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而90%的血清素是肠道菌群合成的,因此抑郁症不仅仅是一种精神疾病,它和肠道菌群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肠道菌群如何影响大脑?
2018年发布的一篇文章《how bacteria are changing your mood》,论述了肠道菌群和大脑之间的相互作用。文章提出:肠道菌群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和大脑存在相互影响的机制,情绪的转变会影响肠道活动,肠道通过脑肠轴,影响大脑进而改变情绪。即使是抑郁症、自闭症等也与这些细小的微生物有关。
一项研究也已证实,在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的共同作用下,可以改变健康大脑岛叶的脑活性。而岛叶是大脑感受肠道信号和调节焦虑的关键区域,是大脑感受肠道信号和调节焦虑的关键区域。
肠道菌群与抑郁症有何关系?
科克大学医院教授Ted Dinan指出“ 如果把抑郁症患者与健康人作比较,发现抑郁症患者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显著降低,但这并不是说肠道菌群是引起抑郁症的唯一原因,而是认为它确实是在抑郁症形成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的。”
巴斯德研究所近期的一项研究也证实了这一关系:给予小鼠慢性的刺激构建抑郁症小鼠模型,发现小鼠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将该组小鼠的排泄物进行粪菌移植,观察对照组小鼠8周后肠道代谢产物发生了改变,并产生了患病小鼠的抑郁行为症状。
可以说,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会导致大脑神经递质系统促进抑郁症的出现。
快速恢复菌群平衡需优选益生菌
肠道菌群的失衡对抑郁症患者的身心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抑郁症患者在重视饮食健康的同时更加需要调节自身的肠道菌群。而恢复肠道菌群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补充有益菌,在选择益生菌的时候也是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才能选到合适且有效的产品。多个机构发布的益生菌指南、共识及文献证据,建议考虑以下5方面:
菌株活性
菌株活性是益生菌产品所必需的最低标准,死菌、微生物产物或组成部分均不能被归为“益生菌”的概念范畴,更不能发挥益生菌的作用。同时,采用冷冻干燥技术的产品可更好的在长时间内保持益生菌活力,安全可靠
菌株数量
菌株从口腔到肠道需抵御唾液、胃酸、消化腺分泌物等的侵蚀,大量消耗,存活率大致为1-10%,因此补充足够数量的益生菌才能保证更多数量的菌到达结肠。同时也有有文献报道,高菌量较低菌量能更好的防治一些疾病。多国权威机构发布的益生菌指南中也建议:为了更有效的肠道定植,每日每个菌株服用活菌数量应大于109cfu。
菌株多样性
单一菌株益生菌的功能有限,并且较易产生耐药性,多菌种\多菌株益生菌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能够引发“协同效应”,生存能力更强,也能在肠道中形成微生态小生境,从而共同抵御致病菌的定植。
菌株安全性
益生菌产品菌株应无致病性,无毒性作用。同时我们也可以参照食品可参考卫生部办公厅发布的《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进行益生菌产品的选择。
临床验证
WGO,FAO,FDA等多个权威机构发布的益生菌指南均提出:临床验证是检验益生菌产品功能的必须标准。优先选择具备临床验证的产品,保证安全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