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便秘和肥胖的困扰。其实这些症状根源大多来自饮食和生活习惯,但大家却更多的寄托于一些商家所宣传的排肠毒的润肠产品上。诸如“治便秘,就喝排毒茶”“想瘦身,就喝排毒茶”此类的宣传语逐渐成为消费者的选择,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服用后,非但没有成功减重反而产生依赖加重便秘,不得不到医院诊断后被告知:结肠黑变病,结果悔不当初!
那么,什么是结肠黑变病
现在普遍认为这种疾病是一种良性可逆的非炎症性肠道黏膜病变,往往发病率低。但是近年来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这和肠道通便、减肥等产品增多有很大的关系。而结肠黑变病的症状和体征往往无特异性,表现可能每个人不同。常见的临床表现有:便秘、腹泻、腹痛、肛门坠胀、腹胀、低血钠/钾/钙等等。
还有一些文献报道,大肠黑变病是大肠癌的一种危险因素,因此还是需要大家多多注意!
结肠黑变病的发病原因
而常见的蒽醌类泻药主要存在于:大黄、麦冬、番泻叶、芦荟等药物中。市面上大多数宣传的排毒或泻药产品均含有上述成分。长期服用,便会导致结肠黑色素颗粒沉积于肠黏膜固有层,形成结肠黑变病。
除此之外,以下因素也可能导致结肠黑变病。
慢性便秘 粪便在肠道内长时间堆积,肠道吸收肠道菌群合成的色素颗粒导致
金属元素 有研究表示一些金属元素和矿物质摄入也会导致结肠黑变病
疾病因素 一些慢性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和慢性腹泻也可能导致结肠黑变病
便秘人群常见的用药选择与危害
而长期使用泻药来缓解便秘的朋友也是易患病人群,首先一起来了解一下常见泻药的种类及危害吧吧。
这类药物作用于肠神经末梢,通过释放运动神经递质作用于肠道平滑肌从而刺激肠道蠕动。服用后可能会产生腹痛、水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酚酞片、大黄、番泻叶、芦荟等均属于此类泻药,同时包含这些成分的排毒、减肥产品也具有相似类似反应。需要注意的是刺激性泻药如果经常使用。直肠被刺激次数越多它的敏感性就越差,一旦适应了该药物将不再有反应。
硫酸镁、氧化镁、乳果糖、山梨醇等都是该类型药物。不良反应则是可引起电解质紊乱如高镁、高钾、高钠血症及低钙血症乳果糖类剂量过大可引起腹泻。
这个就比较容易理解了,这类型药物是通过局部润滑并软化粪便而发挥作用。常见的如开塞露(甘油)、液体石蜡等。长期使用会丧失自主排便功能,影响生活质量。
而很多便秘朋友选择药物往往都是自行去药店购买,可能并未经过专业药师指导使用存在长期不规范使用,而这类型产品长期滥用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如何安全有效得治疗便秘
那么如何选择一款优质的益生菌呢。
多个机构发布的益生菌指南、共识及文献证据,建议考虑以下5方面:
菌株活性
菌株活性是益生菌产品所必需的最低标准,死菌、微生物产物或组成部分均不能被归为“益生菌”的概念范畴,更不能发挥益生菌的作用。同时,采用冷冻干燥技术的产品可更好的在长时间内保持益生菌活力,安全可靠
菌株数量
菌株从口腔到肠道需抵御唾液、胃酸、消化腺分泌物等的侵蚀,大量消耗,存活率大致为1-10%,因此补充足够数量的益生菌才能保证更多数量的菌到达结肠。同时也有有文献报道,高菌量较低菌量能更好的防治一些疾病。多国权威机构发布的益生菌指南中也建议:为了更有效的肠道定植,每日每个菌株服用活菌数量应大于109cfu。
菌株多样性
单一菌株益生菌的功能有限,并且较易产生耐药性,多菌种\多菌株益生菌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能够引发“协同效应”,生存能力更强,也能在肠道中形成微生态小生境,从而共同抵御致病菌的定植。
菌株安全性
益生菌产品菌株应无致病性,无毒性作用。同时我们也可以参照食品可参考卫生部办公厅发布的《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进行益生菌产品的选择。
临床验证
WGO,FAO,FDA等多个权威机构发布的益生菌指南均提出:临床验证是检验益生菌产品功能的必须标准。优先选择具备临床验证的产品,保证安全和效果。
最后,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减肥、缓解便秘一定不能完全依赖保健品和药物,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才是健康的根源。